说起薄荷想必大家并不陌生,薄荷味的糖果、薄荷味的牙膏、薄荷味的汽水等等。在我们小时候路边随处可见薄荷,生命力很厉害,不论在哪里都会努力存活,而且会长出很大一片。
在夏天的时候我们都会靠着空调给我们带来一点清凉,其实除了空调,我们还可以选择薄荷。
薄荷也是常见的很好的药食同源食材,它归肺、肝经,具有发汗的作用,经常被用来清利头目、疏散风热。
首先我们先来说说“发汗”这件事,想必大家是经常听到过的。在中医治疗中“汗”占了很重要的地位,有散寒、退热、消水肿、祛风湿、透疹等作用。
在中医中“汗”分为两类,一类是辛温发汗,用于感受寒邪者人群;一类是辛凉发汗,用于感受热邪者。
但是曾经在网络上有很多“科普”、“辟谣”,都是写发汗不好的,那么真的是这样吗?所以我们先看看“发汗”是否科学。
1、发汗是改善血液循环的,而不是让外邪通过汗液排出去。
对于这一点很多人都有一个误区,觉得发汗是为了通过汗液把外邪排出去,这种认知是不对的。其实不论我们是受热邪还是寒邪,侵袭我们身体的时候都会影响身体的血液循环。
因为我们的身体本能就是保护身体的重要脏器,比如挨揍的时候,我们是不是抱头蜷缩,就是为了护住我们的内脏和头部;所以我们受到外邪的时候,身体也是一样的反应,会保护内脏器官,这样就使得末梢血液循环受到影响。
所以这个时候去用发汗解表的药,可以把那些不活跃的毛细血管张开,就能够改善末梢血液循环了,这样我们体内的防御部队就会到体表,来与外邪斗争,消灭外邪。这下你明白了吗?
2、发汗使得微微出汗就可以,切忌大汗淋漓。
中医里面的发汗是微微发汗,并不是大汗淋漓,只要微微发汗使得皮肤潮湿就可以,这个时候我们的气血就是通畅的。所以一定要注意不要出大汗,出大汗不仅去不掉病邪,还可能使得津液流失给身体带来损伤。
所以出汗是科学的一种方法。那么了解完发汗,我们继续来看薄荷吧。
薄荷的功效
辛凉解表、疏散风热
薄荷辛凉解表,适用于人的热证。薄荷辛凉入肺,有一定的发汗作用,常被用来疏散风热,适用于风热表证无汗的人。
那么到底薄荷是怎么作用的呢?首先当我们体内有热的时候,就会影响气血运行,而我们体内的防御部队就没办法迅速到达指定位置。而薄荷可以把这个热散开,让防御部队正常运行。
那薄荷是如何散“热”的呢?当薄荷进入人体后,会引起引起神经中枢的兴奋,这个时候末梢神经也兴奋,就会使毛细血管扩张,从而促进汗腺分泌,以此来帮助机体散热,就到达了发汗解热的作用。
说到这肯定会有人问“为什么我们吃薄荷糖一类的时候却是让我们清凉的感觉呢?这样怎么能促使发汗?”
其实并不矛盾的。我们为什么感到“凉”,有这样一个过程:各种原因使得皮肤温度降低→这个时候会刺激到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之后我们就会觉得冷。
而薄荷是皮肤温度还没有降低,就直接刺激神经末梢冷觉感受器,让我们有清清凉凉的感觉。也就是越级了,明白了吗?
那么我们怎么去用薄荷呢?当我们有风热之邪入侵而上攻引起咽喉肿痛、头痛眩晕的时候都可以用薄荷,能够帮助我们清头目、利咽喉,
当我们出现咽喉肿痛的时候其实是发炎的一种表现。比如细菌感染、病*感染等都会导致发炎。而薄荷面对咽喉肿痛的时候,主要是通过薄荷里丰富的挥发性物质,对于抑制某些病原微生物有很好的作用。
薄荷的食用
薄荷用在外感风热及温病初起的时候,熬粥、泡水喝都是可以的,能够预防风热感冒。需要注意的是薄荷稍微煎煮即可。平时还可以搭配甘草一起喝,能够疏散风邪、预防风热感冒、预防咽炎。
注意事项
1、表虚汗多、阴虚血燥者不宜服用薄荷叶,因为薄荷发汗会耗气;
2、不要大量食用薄荷,会引起失眠,因为薄荷有兴奋、醒脑的作用,所以晚上尽量避免食用;
3、阴虚发热多汗、肺虚咳嗽的患者也应慎用;
4、哺乳期、孕期避免食用,会抑制乳汁分泌。
炎炎夏日,让我们寻一丝清凉,任周围热浪四起,守住属于自己的那份清凉,散发阵阵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