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湿地的茅香种群
我从去年做香料科普以来,香茅和茅香就是问题榜上的常客。这个问题无疑是简单的,简单到百度百科都能给你一个明确的答案。但它同时是复杂的,很难真正厘清它俩的区分,或者说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仍然有配图错误等等问题,但已经算不错了
我一直认为,在做香料考证时,最难的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很简单,无非是寻找古代文献证据、多地文献交叉验证、做实物对比等等方法。
但如果连问题意识都没有,对一种香料的现状不假思索的接受,那就很容易出问题,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茅香、丁皮、苏合香(参见以往推文)等等。它们貌似简单,在电商平台也很常见,但留下的坑也着实不少,很多人吐槽古方熏香只有药味没有香味,这一方面是古今审美差异,但更重要的是材料差别和工艺制法,关于古方香我们今天暂不表,只谈谈茅香,它坑在哪里?
茅香、白茅香、香茅的简单阐述。
不想看详细考证过程和物种信息的话,了解这一段就够了,我简单介绍一下。
茅香、白茅香、香茅这是完全不同的三种香料。虽然它们都属于禾本科,但并不是同一个属,三种香料的味道也绝不相同,不能互相代替。
茅香来自黄花茅属的茅香Anthoxanthumnitens,这是古代茅香的正宗来源,任何古方中出现的茅香(香茅)都是这一物种,在西方也被称为甜草、野牛草。
白茅香(不是白茅)来自金须茅属的香根草Chrysopogonzizanioides,在国内也称为岩兰草,古方中的白茅香大多是指岩兰草,只有一些例外需要辨析。
香茅是来自香茅属的多种植物,代表物种是柠檬草Cymbopogoncitratus,它有着柠檬柑橘或者驱蚊水的味道。
目前国内市场上的香茅(或自称茅香),绝大部分都是香茅属柠檬草一类的植物,几乎没有正宗的茅香售卖,市售的北美甜草确实是茅香,但价格十分昂贵。
茅香
茅香Anthoxanthumnitens是来自禾本科黄花茅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在《中国植物志》成书的年代,它还属于禾本科茅香属,当时的学名是Hierochloeodorata,这个学名一直在中国沿用,之后茅香属合并到黄花茅属中,修订后的接受名为Anthoxanthumnitens。国内诸多文献和科普资料还比较滞后,当然这两个学名现在仍都可以使用。茅香A.nitens并不是唯一被认定为古代茅香的物种,它的变种毛鞘茅香H.odoratavar.pubescens和同属植物光稃香草A.glabrum也是来源之一。由于他们的形态接近,香味相同,古人并不能做很好的区分,我们在讨论时,以A.nitens为茅香的代表物种。
在古代文献中,大多数时候香茅=茅香,香是形容词,香茅是对茅香的美称,比如我们现在仍能听到香白芷、香松(甘松)的说法,古人说的香茅可以理解为“芳香的茅草”;而在现代词义中“香茅”是一个名词,特指柠檬草一类的物种,这二者的区别尤其需要大家注意。
菁茅是茅草的一种,祭祀时用以缩酒,这是中国古代祭祀的一种仪式,即把酒倒在包茅(包裹成捆的菁茅)上慢慢地渗下去,表示如鬼神喝了一般。如今在湖北还有这种祭祀仪式残留。
湖北部分地区的“端公舞”仪式中,残留包茅缩酒的习俗
《左传·僖公四年》:“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说的是公元前年,齐国征讨楚国,理由是楚国不向周天子进贡包茅,导致天子没办法搞祭祀了,所以要征讨楚国。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事儿影响祭祀,可大可小,不失为一个完美的借口,这也能看出在周朝国家事务中菁茅的重要性。
那菁茅是什么呢?范宁在《春秋谷梁传注疏》中说“菁茅,香草,所以缩酒,楚之职贡。”他认为菁茅是一种芳香的茅草;《管子》中说“江淮之间,有一茅而三脊,母至其本,名之曰菁茅”作者显然认为菁茅是一种三脊的茅草;李时珍在《本草纲目》白茅一篇中认为:“香茅,一名菁茅,一名琼茅,生湖南及江淮间,叶有三脊,其气香芬,可以包借及缩酒,禹贡所谓荆州苞匦菁茅是也。”李时珍也认为菁茅是一种三脊的芳香茅草。
但实际上禾本科植物中,并没有气味芬芳并且叶有三脊的物种,众多古代文献都认为三脊茅是一种不常见的祥瑞之物,这里面掺杂了很多政治因素和神话色彩。根据这些记载,菁茅可能是茅香A.nitens,因为它具有芳香的气味,在楚地也有自然分布。也可能是变异的叶有三脊的普通白茅草Imperatacylindrica,芳香的气味是出于臆测和美化。
普通的白茅草
不管茅香是否是周朝的菁茅,有一点是确定的,它在古代是十分常见的本土香草,我之所以认为古代茅香是A.nitens这一物种,因为它是为数不多有出土实物证据的香料。
长沙马王堆汉墓一号、三号墓中都出土过茅香实物,并且用于熏香。马王堆汉墓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轪侯利苍的家族墓地,一号墓是利苍之妻,三号墓是利苍之子。两个墓穴中出土了香囊、熏炉等物品,在5件药袋和3件香囊中均发现有茅香,一个熏香炉中也盛满燃烧后残存的茅香炭。当时为出土的茅香做了形态学鉴定,确定是茅香A.nitens这一物种的根茎。
西汉初年,还没有那么多异域香料出现,达官贵人和平民百姓使用的大多仍是本土香料,茅香确实是本土为数不多直接熏烧也比较香甜芬芳的植物。
中国香学研究的集大成之作《香乘》中,茅香出现了66次之多,涉及数十个香方,相比之下降真出现61次,足见茅香在宋明也是常用香料,并且运用十分普遍,这可能因为茅香本就是中国分布广泛的野草,收集起来成本低廉。《香乘》中的茅香方大多引自宋朝的《陈氏香谱》,其中很大比例就是当时官府使用的印香。
明朝的李时珍对茅香做出了非常精准的判断,他在《本草纲目》中记述:
“苏颂《图经》复出香麻一条,云出福州,煎汤浴风甚良,此即香茅也,闽人呼茅如麻故尔,今并为一。
集解
志曰︰茅香生剑南道诸州,其茎叶黑褐色,花白色,即非白茅香也。
颂曰︰今陕西、河东、汴东州郡亦有之,辽、泽州充贡。三月生苗,似大麦。五月开白花,亦有黄花者。有结实者,有无实者。并正月、二月采根,五月采花,八月采苗。
宗奭曰︰茅香根如茅,但明洁而长。可作浴汤,同本尤佳。仍入印香中,合香附子用。
时珍曰︰茅香凡有二︰此是一种香茅也;其白茅香,别是南番一种香草。”
无论是李时珍引用的文字还是他自己的看法,对茅香都有准确的认识,我们也可以从中得知:
一、福建地区方言将茅读作麻,所以香麻即是香茅,并且茅香在当地“煎汤浴风甚良”用来煮水泡澡。
二、表明四川一带有茅香分布、它的茎叶是黑褐色、花白色,并且明确表示茅香和白茅香不是同一物。这里的茎叶黑褐色难以解释,因为茅香的茎叶显然是绿色的,即使现代意义上的柠檬草香茅C.citratus茎叶也是绿色的。
三、表明它在北方也广泛分布,农历三月长出叶片,五月开白花,不一定结实,并且指出了根、花、叶的不同采集时间。
四、表明茅香根与白茅草根形态类似,茅香可以用来药浴,在合香中适合与香附子搭配作为印香使用。
五、指出茅香和白茅香的不同,并说明白茅香是南番的香草,这里的南番就是指南亚、东南亚一带,我们在后面的白茅香中还会详细阐述。
根据这五点信息,也可以判定当时的茅香就是茅香A.nitens这一物种,并且古今(到明朝)所指并未发生变化。
茅香花
《证类本草》、《本草品汇精要》、《金石昆虫草木状》中都对茅香进行了描绘,从这些传世图绘中我们也能看出当时的茅香(尤其是岢岚军茅香)正是如今茅香A.nitens这一物种。
《证类本草》
《本草品汇精要》
《金石昆虫草木状》
清末,日本窃据台湾岛,年,日本人岩元清从爪哇岛引种了一批香茅草(香茅Cymbopogon属植物)到台湾,在苗栗松本农场大量种植成功。这是香茅这种植物第一次出现在中国人的视野中。虽然在明代《滇南本草》中已经有芸香草(香茅的一种)的记载,并表示“昔武侯入滇,得此草以治烟瘴。此草生永昌、普洱、顺宁,茶山地方。形如兰花,但叶有细白毛,且如韭叶,但韭叶则软,芸香草硬。”但作者并未将其与茅香或者香茅联系起来。
随后二十世纪30年代,大量华侨也将香茅引种到海南岛和广东等地。这时香茅主要用于提炼香茅油出口,随着种植面积越来越大,香茅干草也逐渐销往内地。在这之后,香学复兴,本土的茅香不再采集,香茅也就取代了传统茅香的位置,成为大家仿制古方香中的常客了。
香茅(柠檬草)
茅香的历史就梳理到这里,不完善不严谨的地方请大家多多指正。
古代使用茅香是用叶片还是用根茎呢?毫无疑问大多数情况需要用茅香根。茅香一词除了指茅香这种植物,更多的情况也是指茅香根(茅香须)这种根茎香料,比如《淳熙三山志》中明确指出“香茅,四季常有。苗叶而无花。其根谓之茅香。”《香乘》中有时会明确指出用茅香须,比如描写炮制茅香方法时“茅香須揀好者劍細以酒蜜水潤一夜炒令黃燥為度”。
茅香根茎
茅香的叶片也偶有使用,《香乘》中有使用茅香草的记载,但只有一处,在和州公库印香中“草茅香四兩去塵土”“別一方與此味數分兩皆同惟腦麝焰硝各增一倍草茅香須茅香乃佳”,这里的草茅香可能就是指茅香的叶片。
其他地区的茅香文化
茅香广泛分布在欧亚大陆以及北美大陆,茅香是欧亚大陆北部和北美各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东欧,茅香被称为野牛草Bisongrass,他们认为野牛吃了这种草之后会增强力量,变得力大无比。
将野牛草浸泡在伏特加中,就是著名的野牛草伏特加ubrówka,这种伏特加是波兰的特产。
这款酒在中国的电商平台也很好买,强烈推荐大家买一瓶试试。饮用时可以一比一兑苹果汁,这是波兰的传统饮法。
野牛草(茅香)伏特加,味道不错的
在德国,茅香在生活中也很常见,时常能见到茅香香囊或者一些茅香风味的食品,还有饮用的茅香茶,据说古代一些贫困山区的教堂用不起乳香,就用茅香燃烧代替,茅香的拉丁语名Hiero-chlo就是圣草的意思。
北欧人使用茅香就更普遍了,教堂会在圣人节时将茅香铺在地上,人们走过就会散发出芳香。日常生活中将茅香放在抽屉里、衣柜中、夹在衣服内衬,让茅香持续散发香气。
北欧人也会将茅香编成辫子,作为一种装饰(这和北美的茅香辫子差不多,属于民族植物学上的趋同演化),北欧的传统熏香也大体以茅香和云杉树脂、各种草药为主。
北美原住民的茅香文化也非常兴盛,这也是大家最为熟知的域外茅香文化,其中的代表是黑脚部落,他们认为茅香是神圣的植物,是大地上出现的第一种植物,并且具有净化的功能。
他们在长期禁食的祭祀仪式上咀嚼茅香,让自己获得更持久的精力,并且燃烧茅香,以此对身体进行净化,这也是对大地母亲表示的尊敬。他们还会将茅香编成辫子,挂在身上或者头发上作为装饰,叶片泡水用以洗头。
当孕妇分娩时,她被认为是污秽的,但用茅香烟雾净化过后,孕妇就恢复了纯洁,又可以和部族一起生活了。茅香还可以编成草垫或者枕头等实用品,有时也编成篮子,但一般都用做装饰,没有实用功能。
如今北美市场仍然有用茅香叶片编成的辫子出售,它和秘鲁圣木、白鼠尾草、北美圣草一起作为现代美国巫师常用的圣物出售,中国市场上偶尔也能买到。
茅香的运用和栽培
中国的茅香在民族植物学上的传承中断了,但这种植物并没有绝迹,至少在野外,仍能找到大量的茅香种群,由于这种香料如今极少使用,在中药产业中,也被柠檬草香茅代替,野生植物收集起来十分困难。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江苏东台市新曹农场就发展了茅香种植业,用来提取茅香浸膏,主要用作烟草添加剂,这也是中国唯一一个茅香种植基地。但在前几年,上级监管部门认为茅香浸膏中的香豆素具有肝毒性等等毒副作用,禁止再种植加工,几年过去,如今在当地已经很难再找到茅香植物了。
茅香主要的香味来源就是香豆素,一般使用剂量下对人体不会有危害性,新鲜的茅香香豆素含量较低,当叶片干燥时,香豆素通过酶的作用大量生成,味道会变得更加浓郁,有时把茅香装进密封的罐子里,过一段时间就会析出白色的香豆素结晶。
茅香的香气是一种甜美的干草气味,有一些巧克力、坚果的芳香。它的香气和零陵香豆非常类似,在实际使用中,零陵香豆和茅香也可以部分的相互替代。茅香非常适合燃烧,几乎没有焦糊味,而是一种十分甜美的味道,难怪古人的印香中会大量添加茅香,西方也称茅香为甜草,而如果你用柠檬草代替茅香,那味道可想而知,并不美好。
市面上偶尔会出现从加拿大或者美国进口的甜草辫,如果碰到了建议收藏一根,用来做香也未尝不可。古方中的茅香需要使用根茎,但根据我的经验,根茎和叶片香味差别很小,只是茅香根茎的香气会更浓一些,二者是可以代替的。
我去年在上海种植的茅香
由于现成的茅香十分难得,所以我建议大家有条件可以自己种植,茅香一般在秋季采取分株种植。但如果只有种子,可以采用秋播,茅香发芽的关键是需要春化,先将种子放在0度左右的环境一个星期,然后用40度左右的热水浸泡一晚,最后用纸巾催芽法催芽,茅香萌发周期比较长,通常需要20~30天左右,由于茅香十分耐寒,冬季放在室外也能正常生长,来年夏天就可以收割第一批叶片了。
今年春播的茅香
茅香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在北美的一些研究中,发现它通常分布在阳光充足的沼泽湿地。茅香跟韭菜类似,可以收两茬,但在打霜后,香豆素含量急剧下降,就不建议收割了。
加拿大的茅香湿地
香茅
说完了茅香,我们了解一下极易与茅香混淆的香茅。
香茅是禾本科下香茅属几十种植物的统称,虽然在中国有一些香茅属物种的自然分布,比如橘草、云南的芸香草(真正的芸香我们之后会讲解)。
芸香草
但大部分香茅属物种的原产地在南亚和东南亚,印度运用香茅的历史悠久,很早就会使用香茅制作阿育吠陀油(印度神油的起源)。
东南亚人则习惯用香茅制作美食,其中的代表就是冬荫功汤。
年,日本人从爪哇岛引种香茅草到台湾,当时引种的可能是爪哇香茅C.winterianus这一品种。而后,原产于印度的柠檬草C.citratus也被华侨引种到海南岛和广东一带。
爪哇香茅和柠檬草如今是市面上香茅的两个主要来源,爪哇香茅叶片纤薄一些,柠檬草更厚实,二者香味也有很大差别,通常认为爪哇香茅适合提取精油制香,做菜则用柠檬草更合适。
除此之外,云南的芸香草,其他产地的辣薄荷草、亚香茅在中国都有栽培,也都以香茅的名义在市场上出售,晒干之后的这些叶片很难分辨出具体的物种,但好在味道大体相似,都具有香茅独特的柠檬柑橘香气。
七种香茅:
a:C.khasianus
b:C.martini
c:C.flexuosus
d:C.pendulus×C.khasianus
e:C.winterianus
f:C.citratus
g:C.pendulus
原产于印度的玫瑰草(Palmarosa)C.martinii是香茅中比较独特的一个品种,首先它长得就和其他茅香不太一样。
长得有点像高粱
它的香气也更独特,除了有香茅独特的柑橘香气外,还有一些玫瑰的味道,这是由于它含有一定比例的香叶醇。
中东、北非一带也有独特的香茅属植物,通常叫做干骆驼草C.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bohezx.com/bhpz/12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