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薄荷 > 薄荷种子 > 正文 > 正文

网购薄荷叶,却收到薄薄的荷叶小伙收货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4/12/10 12:10:39

“你就说薄不薄吧?”重庆市江北区一小伙,满心欢喜地从拼多多购物平台网购一斤“薄(bò)荷叶”,可收到货后小伙却气得笑出了声,因为该货物无论从品种、颜色、形状来看,都属于薄薄(báo)的“荷叶”。

小伙表示,自己明明想要买“薄(bò)荷叶”,但收到的却是“薄(báo)荷叶”,这文字游戏被商家玩的一套又一套,心里很不是滋味。

众多网友对此发表看法,有的网友认为,小伙没有看清楚商品介绍,购买错了只能自己承担后果。

还有的网友认为,商家带有误导性陈述,详情描述与发的实物图不符,就应该进行赔偿。

一、《师说》有云: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汉语文化博大精深,多音字再加上不同的断句方式,很可能让商品产生完全不同的意思表示。

如果商家对产品描述的是薄荷,但发给消费者的却是荷叶,则商家属于故意误导消费者进行购买,构成欺诈。

二、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的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笔者从拼多多平台查询可知,一斤“薄(bò)荷叶”大概在18元左右,三倍的价格为54元。如果商家属于欺诈,则重庆小伙在退货退款后,可以向商家主张元的赔偿。

三、由于小伙没有展示商品描述页面,所以有的网友认为,这种情况是小伙自己没有看清楚,所以很难要求商家赔偿。

为了力求还原事实,笔者以“薄荷叶”为关键字,以重庆为收货地,在拼多多平台进行搜索,并以销量为权重,查询前20名的商品评价。

结果发现,在该关键字下,搜索出“薄荷叶”的产品,发货均为薄荷的叶子。搜索出“荷叶”的产品,发货均为荷花的叶子,两者并无任何混淆。如果消费者比较正常,我想一般会看下商品描述再进行购买。

四、根据《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管理办法》第十一条规定:农产品标识所用文字应当使用规范的中文。标识标注的内容应当准确、清晰、显著。

对于荷叶的品名,加上“薄”的形容词,很容易与“薄荷”混淆视听。而且根据交易习惯,“薄(bò)荷叶”是一个专有名词,很难让人联想到“薄薄的荷叶”。商家这样做,已经违反了命名的相关规定。

另外还有一点,《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管理办法》第十条的规定: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及从事农产品收购的单位或者个人包装销售的农产品,应当在包装物上标注或者附加标识标明品名、产地、生产者或者销售者名称、生产日期。

小伙收到的产品标识,该商家仅列明品名、规格、日期、保质期等,未列明产地、生产地。仅此一点,商家也不符合农产品销售要求。

最后问大家一句,你们购物的时候,遇见过类似情况吗?欢迎讨论。

单选

你会在拼多多购买商品吗?

会不会打开百度APP进行投票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bohezx.com/bhzz/160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12-2020 薄荷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

    冀ICP备202102650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