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每天一篇可乐文,没有理智绝不会有理性的生活。
HELLO大家好,我是可乐。MC作为我童年的玩伴,我曾无数次在里面建造属于我的世界,一个只属于我的世界,那里曾让我陶醉,每天只为在我的建筑里面闲逛都能得到极大的满足,可能我说的比较夸大,但完全是有感而发。因为大多数游戏是游戏创作者给游戏玩家带来的快乐和享受,而mc是玩家自己在游戏里给自己创造快乐。无论玩得好与不好,创造都需要付出心血,于是就产生了一种“看着自己的孩子诞生般”的情怀。下面就由我带大家来一起畅游我的世界。
正文
毫不夸张地说:很多人从童年甚至到工作,很多美好的回忆和社交是在minecraft里形成的;更重要的是圈子里彼此的认同感和强大的凝聚力。这可能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信仰。mc的自由度已经不再局限于游戏了他可能让一个孩子最后走向编程,美术设计,影视后期,建筑设计,独立游戏开发,当鸽子等等等等等各种领域的工作(这些都已经有人实现了哦)也能让我们认识到各类dalao,见识到不一样的眼界和格局。
关于我对于这款游戏的理解:
Minecraft与其他游戏最大的不同,在于其原子化的特性,虽然它的原子大到和半个人长不多大,但它依然是一个原子化的游戏。
也就是说,在其世界观中,玩家理论上有能力改变任何一个物理空间中任何一个坐标上的原子,进而控制更大维度上的理化性质的表现,这是其他类型的游戏做不到的。而这带来了指数级的探索和创造的可能性的增长。
当然,我的世界显然也不可能从原子层面出发,逆向推导全部的现实世界的宏观物体运动表现,但是对于一个游戏来说,寥寥几个特性就已经足够了。(如果看过比较极限的空岛生存的一些视频(一般开局只会有十几块泥土和几棵树苗且生存于64格高掉出即死的空岛,最终能演变成一个复杂的信息化工业体系)就会知道寥寥几个简单特性和高自由度的原子控制能交织出怎样的火花)
何况它拥有另一套体系——红石系统
红石系统对于数字电路的描绘有过之而无不及,只要稍稍了解其中几个部件的逻辑关系和时序关系,而你又碰巧学过一两节数电和操作系统,那么,做一台微型计算机也并非很困难的事情,只要够肝,你在里面玩卡成3秒1帧的cs也并非完全不可能。
但这仅仅只是几个红石部件带来的效果,红石和原子块的结合,带来了创造性的进一步飞跃。红石组件和黏液块的配合,使方块(原子)有了按照玩家思路定向移动的能力,单单是这一点,就将其创造空间从静态为主直接拓展到了全向动态,理论上,通过一些不太复杂的红石电路,以及一些动态原子组合的结合,我们可以创造出一个拥有自己行为模式的大型低熵体。而其他的发光发声及开关组件,进一步丰富了其原子展现出来的宏观样式,可以让这个低熵体有更加丰富的外部呈现状态和更广的行为能力。
当然也会有一些玩家觉得困难
如果你能够克服上手MC带来的种种困难,那么MC的游戏性能吸引到绝大多数的玩家。这时候就简单了:我刚玩几个月MC,会渐渐喜欢上这款游戏;我再玩1、2年,就会变成爱上这款游戏;最终当你生活中的3、4年都有这个游戏的陪伴,同时你也通过单人/多人模式收获感受到了许多快乐与感动,那么我相信MC就已经融入了你的生活,成为了你人生的一部分,这个时候,就会成为一种信仰。
可以粗暴简单地理解为:我青春的一半时间都有MC的陪伴,我自然就将它视作了我的“知己”,自然难以接受它被抄袭被嘲讽。而且在MC里实在是太自由了。这种自由是现在多少人所追求的?当你渐渐玩下去,你会逐渐地觉得:MC不再是一款游戏,而是另一个世界。
最后感慨一下为什么我会喜欢这款游戏:
我的世界,可以满足遥远的梦想。生物群系从热带到寒带、从陆地到海洋,甚至跨越了维度,在诡异又可怕的堡垒里于烈焰人“与火共舞”,亦可在末路之地与末影龙嚼上两颗薄荷糖。可以在村庄于村民交易、与铁傀儡摔跤,以可在末地城与潜引贝到上面去看看风景。偶尔当个猎人猎杀两只怪物,要是有兴趣了也可以和小白来一场狙击手间的对决。
硬邦邦的铁锭、用钻石包裹我的装甲,还有盾牌说了句:“抱歉,今天不行。”探索沙漠的金字塔要小心前人布置的TNT;走进丛林的神庙要注意主人设置的发射器;潜入海洋的神殿要看看自己护甲条上面的氧气,顺便再担心担心会送你挖掘疲劳的远古守卫者。
那个世界,可以拥有放空自己的时间。累了、倦了就在收拾收拾农田、钓钓鱼,在干草块垒成的草垛上看看绚丽的星空(搭配光影风味更佳)。养两只猫、驯服两条狗,骑着带马铠的马在草原上驰骋。研究研究红石、试验炼药和附魔。何乐而不为?
这只是生存,原版的生存,那真的是我的世界。
结语
以上就是我的个人观点,喜欢的朋友不妨点个赞!